逾20家基金公司自购“稳阵脚”
2021-03-29 22:56: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
牛年春节以来,市场进入宽幅震荡阶段,3月新基金发行有所“遇冷”。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开始进行又一轮自购。同花顺数据显示,春节以来截至3月28日,已有天弘、工银瑞信、永赢等23家基金公司对旗下基金产品进行了33次自购,自购总规模达到5.6亿元,同比增长13%。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自购金额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同花顺数据显示,尽管2020年同期共有34家公募基金对旗下产品进行了51次自购,机构数目和自购次数相对较多,但自购规模仅为4.95亿元。从今年春节以来基金公司自购情况看,工银瑞信、天弘、永赢、富国等基金公司自购较为活跃,动用资金均超过5000万元。此外,有五家基金公司在此期间发生了两起及以上的自购。
从申购类型来看,混合型基金是公募机构自购的重点领域。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自购规模分别为0.89亿元、2.56亿元和1.05亿元,占比分别为15.89%、45.72%和18.75%。
基金公司新一轮自购与市场的宽幅震荡不无关系。春节以来截至3月2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区间下跌幅度分别为6.48%、13.74%和19.58%。业内人士指出,市场震荡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而基金公司通过自购旗下新基金,既可稳定大额赎回下对基金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可给予投资者信心,让投资者看到基金未来的“赚钱效应”。尤其是在基金一季报发布前进行自购,可避免一季报出来之后净赎回过多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而出现进一步赎回的情况。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相关阅读
- 2025-04-24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持续升温
- 2025-04-24科技ETF普遍回暖 黄金ETF“大变脸”
- 2025-04-24四月市场宽幅震荡 前瞻布局成公募排位赛“胜负手”
- 2025-04-24QDII基金业绩首尾悬殊 配置重心转向A股和港股
- 2025-04-24外资公募普遍维持高仓位 瞄准科技板块布局
- 2025-04-18基金一季报抢先看:“含科量”大幅提升
- 2025-04-18ETF尾盘频现异动 大资金持续出手
- 2025-04-18多家私募二季度策略出炉 布局消费与科技板块成共识
- 2025-04-18招商基金苏燕青卸任全部在管9只基金
- 2025-04-18资金加速流入 信用债ETF近一个月净流入超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