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科技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12-23 14:11:56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专家视点】

  作者:薛莉(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加快构建,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研发机构等相互合作,形成合力,系统推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一批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的创新联合体。近年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格局和区域创新能力“第一方阵”成员,江苏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奋力推进高水平科技强省建设,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卓有成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强大动能。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密集的活跃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新兴技术加快突破,催生一系列新的业态,赋予新质生产力更多的时代特征。这些颠覆性、前沿性技术领域涉及众多产业,对知识、资金、人才等提出更高要求,仅凭一方创新主体力量难以克服研发长周期与市场需求快迭代之间的矛盾。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解决困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探索新体制新机制,进一步汇聚推进创新的磅礴力量。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各方面资源,集全国之力、汇八方之智,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力量拧成一股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积蓄力量。以重大创新工程为抓手,推动科研组织范式变革。可按照目标设定—任务分工—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的逻辑链条,通过“揭榜挂帅”攻关机制和“赛马制”等科研组织方式创新,真正让有优势的地方和单位承接重大项目研发,形成协同创新、良性竞争的有利局面。以大平台大装置为载体,全面支撑重大战略共性技术和产业发展。在重点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组织一批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并通过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共性技术研究平台的投入,形成重大科研攻关的创新合力。

  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性、牵引性作用,进一步织密织牢耐心资本供应网络。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运用投行思维进行科技项目孵化,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长期耐心资本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作用,吸引集聚社会资本,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鼓励头部企业建立产业基金,构建政府基金、产业基金和市场基金联动发展格局,完善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体系,形成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耐心资本供应网络。

  因地制宜打造系统性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滩布局未来产业时,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战略规划,根据各地区、各产业已有基础,在全面审视区位产业优势基础上,统筹谋划未来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一哄而上”、新兴产业“泡沫化”“盆景化”。增强产业发展接续性,找准关键共性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引导企业合力攻关,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