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西北

兰州理工大学:推动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12-03 10:46:17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高校资助工作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学生权益、助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党建统领、育人实践、宣传引导、联动协同、数智赋能”,着力提升资助工作的“深度、效度、温度、广度、精度”,加力推动学校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实现教育公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人才培养与资助育人共促

  挖掘资助工作深度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立足办学特色,把资助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聚集各方力量,着力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同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导向、以成才为目标”的育人理念,积极发挥资助政策“指挥棒”效能,突出综合测评对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新质人才培养,实现了以资助育人赋能学生成长的目标。

  学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政策宣讲、学优学困“一对一”帮扶、交流研讨等活动,充分提升受助学生提升自己、服务他人、回馈社会的能力,积极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促进发展型资助育人格局形成。

  品牌活动与实践育人协同

  增强资助工作效度

  学校全面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五育并举”工作实践,着力打造“一名经济困难学生+一个资助项目+多个成长成才支撑计划”的“1+1+N”资助育人工作品牌。

  近年来,学校注重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红色研学实践等系列特色活动,打造国家奖学金公开答辩、先进事迹宣讲进班级进宿舍、编纂《身边的榜样》、撰写感谢信等思政活动矩阵,引导受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励受助学生由“跟跑者”变为“领跑者”。

  与此同时,学校聚焦捐资企业生产研发需求,以“揭榜挂帅”和科研项目合作的形式开展资助,推动资助工作双向互动发展,形成校企生多赢局面。学校为受助学生在科技竞赛中提供支持保障,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个人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中“领跑”全省高校。

  学校把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引导受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洗礼、提振干事信心。近年来,一批批受助学生在基层挥洒汗水、逐梦青春。2019级学生王伟于2020年9月入伍服役,因表现突出被授予“卫国戍边”国家纪念章,并荣获202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宣传引导与思政教育交融

  赋予资助工作温度

  学校不断强化资助工作融合,聚合大学生全过程育人要素,确保资助工作更有温度。

  近年来,学校推行学前资助政策邮递到家、手机推送资助讯息、摸排新生经济状况等一揽子“预热”措施,将学校关怀及时送达,强化思政工作“供给侧”。患有罕见疾病脊髓性肌萎缩的2023级学生陈某,就是学校在“预热”摸排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学校为其减免学费、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提供免费陪读住所,并及时给予经济补助和精神鼓励。

  此外,学校开通资助政策咨询热线,遴选“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开展暑期家庭走访、返高中母校政策宣讲、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依托学校“红柳大讲堂”等活动,邀请优秀校友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推动资助政策与资助案例宣传,有效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知晓度,促进资助工作全过程全要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同时,学校全程追踪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路径,为已就业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发展指引等;组建毕业生联络群、设立校友联络员,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推送与咨询、升学指导等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校内阵地与校外资源联动

  拓宽资助工作广度

  近年来,学校在筑牢校内育人主阵地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经济困难学生家长,广泛凝聚社会育人力量,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

  据了解,学校向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家庭寄送喜报,增强家校协同,强化育人效度。学校连续10年开展假期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活动,累计走访家庭1000余户,行程约4万公里,覆盖甘肃等地的18个市州、80个县区,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宣传资助政策,为家校联动与精准资助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学校深挖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为受助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发放奖助学金,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华升奖学金”创立者柴立平是学校1991届毕业生,连续5年为母校捐款。学校现有社会奖助项目17项,近5年共计发放711.2万元。同时,学校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道德模范进高校”活动,先后邀请全国劳动模范董建方,“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傅文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霞等来校宣讲,进一步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强化学生励志教育,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数智赋能与智慧资助融合

  提高资助工作精度

  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资助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大数据赋能资助工作,为精准分析、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精准预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学校严格落实“3个100%”和“3个零误差”要求,动态管理在校生和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加强受助学生信息跨部门、跨地区比对,及时、准确、动态锚定精准资助目标群体,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准确、不重不漏,为精准资助、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学校已实现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项目审批、资金发放的全链条信息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依托学生信息、奖助信息、学业表现、消费水平等记实数据,精准分析、科学评价,为智慧资助提供靶向决策支持。

  “今后,学校将继续以资助育人‘五维’‘五度’建设为载体,在进一步健全资助育人体系和持续提升资助育人实效上下功夫,为学生‘顺利入学、无忧生活、快乐学习、个性发展、如愿就业’提供支撑和保障。”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