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信托

民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慈善信托新规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25-02-21 12:13:54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近日,民政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公布《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我国慈善信托领域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填补管理制度空白。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表示,此前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不统一,导致市场操作混乱,新规明确了费用上下限,让受托人及捐赠人(信托委托人)更具预期性和确定性。

  记者了解到,慈善信托是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为贯彻修改后的慈善法,促进慈善信托健康发展,两部委制定了该《规定》。

  业内资深研究员喻智称,新规意义重大,填补了制度空白,对规范和拓展慈善信托影响深远。相较之前规定,新规充分考虑慈善信托实际,在划档、支出及管理费用标准设计上,参考无公开募捐资格的团体和机构规定,划档规模低、标准限制宽松,利好慈善信托发展。虽分别核算资金和非资金财产支出对信托公司技术难度不大,但随着慈善信托数量增多,人力和管理成本或增加。

  《规定》适用于境内备案的慈善信托。要求受托人积极开展慈善活动,高效运用信托财产,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

  在支出方面,慈善信托支出涵盖资助受益人的款物、开展活动的人员报酬及物资使用费用等。若上年末信托财产为资金财产,按净资产分四档,年度支出分别不得低于3%、4%、5%、6%;若为非资金财产,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年资金总收入的70%;若二者皆有,则分别记账核算。杨祥指出,慈善信托相较公益基金会,设立门槛低,金额可低至几万元。在支出方面,新规按净资产分四档设定支出标准,最高不超6%,而公募基金会的公益事业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70%,非公募基金会不低于上年基金余额的8%。

  管理费用包含信托报酬、监察人报酬等。同样按上年末净资产分档,年度管理费用不得高于1%、1.5%、2%、3%,低于一万元不受比例限制。杨祥认为,管理费用上,慈善信托按不高于上年末净资产的1%~3%的四档比例,而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综合下来,慈善信托的运营管理成本通常远低于基金会,因为信托公司本身为运营的商业主体,慈善信托不需要像基金会那样建立复杂法人治理结构,运维成本低。

  管理要求上,慈善信托文件需载明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比例或数额,受托人要分别管理记账、如实核算并公开报告。特殊情况难以符合规定的,需向民政部门报告并公开说明。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在项目运营中,项目选择执行及透明度要求提高。应对策略是加强项目评估与优化,提升透明度。

  监督管理方面,民政和金融监管部门将依职责监督检查,对违规受托人及信托公司,将依据慈善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对施行前已备案的慈善信托设置两年过渡期。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指出,新规首要目的是确保慈善信托真正用于慈善,避免监管套利。在规范受托人行为方面,新规要求受托人对每个慈善信托财产分别管理、记账,并分别计算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比例,防止虚增支出或列支不合理开支。这将提升慈善信托的运行效率和公信力。此外,针对新规施行前已备案的慈善信托设置两年过渡期,给予慈善信托受托人充足的缓冲时间,便于其调整运营策略。柏文喜也表示,对于施行前已备案的慈善信托,过渡期内受托人应梳理现有情况,制定过渡计划,优化财务管理,做好衔接与准备,实现平稳过渡。

  记者了解到,我国慈善信托自2016年发展至今,备案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2月20日,累计备案数量达2301单,累计备案规模达89.72亿元。不过,慈善信托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如委托人税收优惠政策未落实、信托税收制度缺失、私募性质导致知名度和影响力小等问题,制约着规模增长。杨祥认为,新规为慈善信托提供清晰规范指引,慈善信托年度刚性支出比例较低,做慈善项目压力小,而且慈善信托的管理费用成本更低,因此,在为客户提供咨询时,因这些优势会优先推荐慈善信托。此次《规定》的发布,能否助力慈善信托突破发展瓶颈,推动慈善事业迈向新高度,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