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开放大学以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2021年以来,甘肃开放大学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对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观音村、史沟村和白杨树村3个村的帮扶工作,苦干实干,开拓创新,以更有力的举措积极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该地区的牛存栏数量显著增加,养牛业有望成为该地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然而,受天然草地季节性变化和补饲草料不足等影响,该地区养牛业呈现典型的“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现象,出栏率低、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差等一系列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改变现状,甘肃开放大学精心谋划,选派农学教师骨干,并邀请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专家一起到所帮扶的3个村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分析研判,找准产业振兴突破口,提出提升天然草地生产力、增加人工种草和调整饲养技术等解决方案,不断增强该区域产业发展后劲。
同时,学校组织教师聚焦该区域乡村振兴中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目前,生态草牧业助推林缘山区高质量发展技术研究团队获得省委组织部2022年陇原青年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立项资助,“乡村振兴战略下适宜天水林缘山区的青贮玉米品种和甜高粱品种筛选实验研究”和“不同施肥处理对陇东南部林缘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2个项目获得省教育厅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立项资助。以科研项目为契机,甘肃开放大学组织科研团队赴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白杨树村,与扎根基层的驻村帮扶队员并肩作战,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展开了青贮玉米播种等相关实验。
甘肃开放大学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实施,有效强化科技支撑力度,加大天然草地适度利用技术、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优良牧草青贮技术、家畜营养均衡饲养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策略,推动原有单一的、粗放的生产模式向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的先进生产方式转变,显著提升该地区草牧业系统利用效率和农牧民经营收益,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 2025-04-24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任命萧香女士为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形象大使
- 2025-04-23投资2.6亿元 西部国际短视频基地落户西咸新区
- 2025-04-23一季度湖南对非洲进出口124.8亿元,长沙占比超五成!
- 2025-04-23河南400亿元税惠民企的账怎么算
- 2025-04-23上海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 专利申请加快授权
- 2025-04-23西藏首座大型水电站 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
- 2025-04-18肇东:乡村振兴的“巨成经验”
- 2025-04-18小四平镇全力守护春耕前道路交通安全
- 2025-04-18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警民协作护航乡村振兴
- 2025-04-18本溪满族自治县观音阁派出所加大巡查力度筑牢春季森林防火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