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牛脸识别+保险”,让牛保险“牛”起来
近年来,瓜州县持续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全面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种养业带来的损失风险。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瓜州支公司,推广使用的“牛脸识别”技术为全县农户养殖的牛承保,破解了活体承保、理赔难题。在“牛脸识别”技术使用之前,该公司牛保险的传统做法是使用人工耳标,推广使用“牛脸识别+保险”承保模式后,工作人员只需用一部手机为牛拍摄数张多角度的面部照片,通过牛的面部信息采集快速创建3D特征数据库,建立牛的身份识别管理系统,实现牛保险的电子化管理,该技术可以确保牛承保的真实性、唯一性,大大简化承保验标和理赔审核流程,提高了农业保险的规范性和便利性。
“只听说过人脸识别,没想到牛脸也能识别。”近日,瓜州县瓜州镇乾顺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为自家奶牛购买保险时,3名人保财险工作人员用“牛脸识别”技术,仅3个多小时就办完了300多头牛的保险,这在过去需要三四天时间。
“以前给牛买保险验标时,采用“打耳标+拍照”的方式,对投保的牛进行唯一性判断。打耳标操作不便,牛不配合,通常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才能验定完一头牛,而且操作过程中危险性高。现在使用了“牛脸识别”技术以后,我们不用请人来抓牛、绑牛配合验标了。保险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几米外,通过养殖险APP,输入牛的耳标号后,用手机对准牛左、中、右脸部拍照,系统即可自动完成牛的脸部信息采集,随着“识别完成”的提示音响起,这头奶牛就拥有了专属“身份证”,保险人员随即就为这头奶牛建立唯一的保险承保标的档案信息库,然后办理投保手续。”人保财险分管农险经理陈嘉明说。
“牛脸识别技术被应用在牛产业农业保险的全服务链条中,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的承保服务,同时,通过科技赋能也极大地提升了保险保障的精准度和理赔服务效率。”瓜州县三农服务中心副主任聂琳珊说。
传统畜牧业保险“打耳标”的方式,因操作难、易掉落、可摘取,已不适应现代畜牧业集约化管理和精准化测量的要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瓜州支公司推广使用的“牛脸识别”技术,实现了牛脸自动检测、远距离变焦高速抓拍、牛脸特征提取和多角度牛脸特征融合识别等技术应用,支持8米远距离识别,实现了无接触精准识别。利用“牛脸识别”技术,保险公司也能获取到一系列数据,可以通过分析整理建立起养殖信息库,从而判断养殖规模、预测养殖风险等。
截止4月中旬,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瓜州支公司利用“牛脸识别”技术已对4600余头牛进行了信息采集,承保农户500余户,风险保障金额4140万元,让更多的养殖农户得到实惠。
[责任编辑:]
- 2025-04-24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任命萧香女士为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形象大使
- 2025-04-23投资2.6亿元 西部国际短视频基地落户西咸新区
- 2025-04-23一季度湖南对非洲进出口124.8亿元,长沙占比超五成!
- 2025-04-23河南400亿元税惠民企的账怎么算
- 2025-04-23上海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 专利申请加快授权
- 2025-04-23西藏首座大型水电站 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
- 2025-04-18肇东:乡村振兴的“巨成经验”
- 2025-04-18小四平镇全力守护春耕前道路交通安全
- 2025-04-18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警民协作护航乡村振兴
- 2025-04-18本溪满族自治县观音阁派出所加大巡查力度筑牢春季森林防火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