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瓜州县多措并举推动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2024-06-17 09:32:12 来源: 责任编辑:

近年来,瓜州县始终把增强低收入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夯基础、兴产业、拓渠道、增动能,坚持“开发式帮扶”理念,变“输血”为“造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可度。

一是坚持因户施策,强化产业帮扶增动力。立足县域资源优势,聚焦蜜瓜、枸杞、机采棉、牛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制定《瓜州县2024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低收入人群到户产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引导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发展能力、有发展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和其他低收入户,发展品种牛(羊)调引、肉鸡饲养、饲草料奖补、枸杞新品种改良、钢架大棚种植等产业,年内已精准识别1996户低收入群众,落实到户产业项目,低收入人口质量成色不断提高。积极引导乡村工匠传承技艺,全面摸清全县乡村工匠底数,建立县级工匠数据库,积极挖掘、培育和壮大乡村工匠队伍,先后支持杜瑞天等省级乡村工匠继续创新创业,建成洮砚雕刻室、洮砚展厅、电商销售中心和切割车间等工作室,聘请2名工艺美术大师担任“工匠导师”,为10名乡村工匠、30名培育对象进行技术指导,2023年广至藏族乡洮砚协会年产400余件作品,年产值约400万元,充分调动了广大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持续稳岗拓岗,做足就业帮扶增动力。结合全县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引导乡镇用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申办乡村就业工厂,持续增强乡村就业工厂造血能力,发挥帮扶车间吸纳带动作用,支持乡村就业帮扶车间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家门口就业机会,7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工厂)共吸纳就业16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27人。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按照逐级审核、考察评定、公示聘用、岗前培训等程序,实行“县定、乡聘乡管、村用”的管理机制,确保特殊群体在解决就业难题、改善生活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就业持家两不误,年内开发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75个,全县累计开发乡村公益岗位707个,累计安置脱贫劳动力729人。健全用工对接机制,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年内全县共输转脱贫劳动力1000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

三是加强政府引导,用好金融帮扶增动力。持续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严格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坚持放新贷与还旧贷同步推进,年内发放“小额信贷”188户991万元,小额信贷余额3062户13834.38万元,做到应贷尽贷,建立健全贷后监管机制,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小额信贷帮扶的实际效果。大力推行“政企银保+农户”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行低利率、免担保、三年期的“旺畜宝”“富民贷”产业贷”等贴息贷款政策,累计发放肉牛专项贷款、衔接资金等各类资金1.2亿元,落实贴息资金 1318万元,调引基础母牛6197 头,有效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同时也为发展意愿强、生产经营好的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是创新联农模式,搞活发展思路增动力。持续加强联农带农管理和扶持,着力构建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机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按照“组织推动、合作社经营、农户自愿、利益共享”的发展思路,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托管方式,创新推广实施耕、种、管、收、售为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河东镇六道沟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发展模式和“地租收入+务工收入+二次分红”的经营模式,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同农户签订“保底收益+分红”合同,每年年初先行支付农户500元/亩的保底租金,让农户吃上“定心丸”,年底获得收益后扣除成本,剩余部分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户进行二次分红,同时针对有务工需求的劳动力按照“土地托管+就近务工”的模式,以120元的日薪进行田间劳作,三者叠加后,农户每亩获得收益超过1000元,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9万元,趟出一条共同发展的、共同致富的道路。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