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兰州城关区以双创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2024-06-26 11:08:41 来源: 责任编辑:

近年来,兰州市城关区积极贯彻中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部署,落实“强省会”行动要求,充分发挥城关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不断激活创新要素活力,通过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创造一批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出台一系列配套方案 发展众创空间

城关区通过建立“360”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城关区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等办法和配套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为广大创业者实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009年,位于段家滩的一个陈旧厂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创意产业众创空间的崛起,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破茧而出。“如今的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已成为一个功能全面的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空间,具有艺术创作交流、艺术品展览展示等全方位的服务运营体系。”兰州A9创意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入驻的企业和文化工作室数量已达到200多家,园区还会通过多种形式推广宣传入驻的企业,帮助其不断成长和发展。

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调研企业实习基地。

近年来,城关区创建甘肃华歆居家服务有限公司等“城关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1家, 甘肃得力帮科技企业孵化器等318家企业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等17家企业为“市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丝路品味等21家企业为“众创空间”;认定西北民族大学等26家“众创服务指导站”,涵盖创意文化、电子商务、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可以说是特色突出、亮点纷呈。目前,全区就业见习基地达到213家,进一步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推进“放管服”改革  助力就业发展

近年来,城关区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一个窗口”面向群众。在兰州市城关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大厅,正逐步实现“一网通办”,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9.png

5月7日,城关区人力资源市场新址揭牌。

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创业就业指导办主任周旸表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快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在城关政务服务网开通就业见习补贴申领、创业补贴申领、稳岗返还(稳岗补贴)申领等21项线上服务事项,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办事需求,通过网络平台逐步实现线上办理。

据介绍,为深化政务服务网的建设与应用,逐步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城关区以数据共享促进办事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提供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渠道多形式便民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同时,加强各街道“就业服务一体机”的提质升级,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理,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发挥专家指导团作用  激发双创热情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攀升,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城关区为充分解决青年就业等问题,聘请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创业投资人、高校教授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建了210人的城关区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团,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评估等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每年组织举办各类创业活动150场以上,创业培训2000人,创业指导10000余人次。

通过建立“周旸职业指导工作室”“杨冰心理咨询室”“白秀珍劳动仲裁工作室”,着力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团队,截至目前,已为137名青年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服务,积极引导重点群体转变创业就业观念。

78f275f8a1eb425a89c7871e00c33503.png

城关区“就创未来”超级就业(线上)训练营。

同时,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团队作用,鼓励引导236名创新创业指导团专家,为想要创业的各类群体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评估等个性化、订单式服务,让高校大学生等创业群体与企业、孵化基地对接,与创业项目对接,更好的实现创业就业。通过举办第二届城关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城关区“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新锐创客”创业项目选拔赛,不断发挥全市应用型创业培训试点区先锋作用,面向“有创业意愿”“有培训需求”的不同创业群体,持续开展市场化运营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示范性创业培训项目。

今后,城关区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提升各类创业群体的创业意识、创业潜力和创业能力,多角度、多维度促就业,助创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