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财经

从农村公路看城乡融合发展

2024-11-11 07:56:44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农村公路既是村民的“出行路”“致富路”,也是推动城乡各类要素交换的重要渠道、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力引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10年来,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250万公里,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道路畅通促进要素流动,乡村全面振兴添活力,城乡融合发展谱新篇。

   “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农民出行更便捷

  “以前走的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哪像现在,进村路不但全部硬化,还拓宽了不少,通户路也修了,这路真是通到了咱的心坎上。”提起这10年路的变化,山东省龙口市下丁家镇大庄子村村民张全恒满脸幸福。

  如今在龙口,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5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户户连,行政村通硬化路比例达100%。

  周末一早,沿着平整的公路走到村口公交站,9路公交车缓缓停靠。张全恒上车、扫码,“30分钟一班车,路好车好,舒舒服服坐着,40分钟就进城了。”问起以前怎么出行,张全恒直摆手,“出门多是骑车,风吹日晒的,哪有现在方便?”

  龙口市坚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推行“车型、票价、服务、管理、政策”城乡无差别的公交运营方式,符合通车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全市53条城乡公交线路去年运送乘客1200万余人次,为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

  10年来,全国累计解决821个乡镇、7.06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1000余个乡镇和5万余个建制村通客车,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通邮,一半以上的建制村通了公交,亿万农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

  农村电商发展铺就“快速路”,促进城乡要素流通

  不久前,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新寨乡海拔2100米的富坪村,一辆大货车停在了农户姚张为家门口。姚张为将打包好的花椒递给许志杰,笑得合不拢嘴:“卖了这么多年花椒,现在终于可以坐等收购商上门,不用赶着骡子挨家挨户去推销了。”

  许志杰是新寨乡普光寺村村民,做电商已10多年,平时经常走村入户收花椒、菌菇等农产品,“以前到村里收货,只能骑摩托车,现在开着大货车都畅行无阻。”

  富坪村是新寨乡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山高路陡,2017年村里修通了公路,但一下大雨容易出现山体滑坡、路坏路断的情况。近几年交通部门组织对容易滑坡地段进行了护坡治理,维修了塌方路段,巩固了路基。“现在路好走多了,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路坏堵车了。”许志杰说。

  这两天,许志杰接了个大单,他直接拉着一车花椒送货到兰州和张掖。“这一单销售额大约10万元,路好了,我的生意越做越有奔头。”

  便捷的交通畅通了物流,也畅通了城乡人口流动,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到乡村建功立业。

  两年前,王明辉大学毕业后回到新寨乡建了个养蜂场,通过电商销售蜂蜜,“当时我也犹豫过是不是留在城里,但看到村里道路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发展条件越来越好,就决定返乡创业。”

  说话间,邮政快递员来到王明辉家,取走了几个打包好的蜂蜜快递。

  “我做了两年蜂蜜电商,之前一直要去乡政府旁的快递点寄送。今年快递进村,村里的快递点就落在我家,快递发货不仅省了油费,到货周期也缩短了,消费者满意度更高,预计今年销售额能增加5000元左右。”王明辉说。

  路好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也跟着建起来,宕昌县现已建成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244家、乡级电商服务站24家。

  放眼全国,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建成,快递网点覆盖全部乡镇,“快递进村”比例超过80%,农村流通设施和服务短板加快补齐。

  乡村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流通设施短板逐渐补上,为农村电商发展铺就一条“快速路”,推动货物、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全国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了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开通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1.27万余条,今年上半年通过农村客货邮业务运送邮件快件超9亿件。去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

  促进农文旅融合、产加销贯通,公路助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

  深秋时节,来到重庆市铜梁区土桥镇,沿西郊环线而行,白墙黛瓦的村庄错落分布,远处青山环绕,仿佛走进了一幅水墨画里。

  “过去山间路窄、路况差,车辆不好开上去,好景也难赏。”土桥镇党委书记秦科说,前两年,从六赢村到河水村的13公里公路提升改造,建成铜梁西郊环线公路,串起沿路风景。土桥镇还将环线公路往山中延伸,建起产业路,将沿线6个村的水果种植基地连接起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六赢村的乡村旅游火了。环线公路修通后,村民陈天龙嗅到商机,第一时间回村,在六赢山上种了750亩桃子,带头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路好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车来玩,桃花盛开和桃子采摘时节,真的是游人如织。”陈天龙说。

  一到周末,六赢村“原乡藕寓”民宿就一房难求。民宿客房以前都是村民空置的农房,村里统一改造装修成田园风民宿,所得收入由村民和村集体按比例分成。“生意好时一年能分红两万多元,真没想到空房子还能挣大钱。”村民阳合明乐呵呵地说。

  高垭村的农产品产业链长了。西郊环线公路修通后,为了让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高垭村党支部书记龙思勇带领村民搞起了稻油轮作,发展起了农产品加工业,“村里建起了精米加工厂、油菜籽榨油加工厂、谷物烘干厂,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村民蒋光全说:“今年通过育秧、机插秧、加工精米,我已经赚了2万元。”

  一条乡村路,串起沿线好景好业好生活。今年上半年,土桥镇吸引游客2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初级农产品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农产品加工收入1亿余元。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同比增长9%。

  路通百业兴。“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力促进农文旅融合、产加销贯通,乡村产业加速优化升级。2023年末全国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的村占比达14.7%,年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4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6,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