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产业

9.9元体验课火了,需警惕消费陷阱

2025-01-22 10:55:51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9.9元体验课,是“馅饼”还是“陷阱”?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声提醒,平台应履行审查义务,完善评价机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9.9元打高尔夫、9.9元学走T台秀、9.9元全过程体验京剧……近来,在商场、俱乐部和工作室,一种9.9元的体验课火了。体验课所涉领域广、种类丰富,包括绘画、音乐、舞蹈、马术、茶艺等。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9.9元”这个金额,微妙地把控了性价比的边界,精准地拿捏了追求新鲜却又囊中羞涩的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被评为“羊毛课”“凡夫乐子课”。对消费者来说,丰富了业余生活,刷新了人生体验,即使感受不好,薅完就能跑,退场毫无负担;对商家来说,避免了资源空置,也成为探索突破固定消费群体的手段。

  据平台反馈评价和相关报道,一些消费者“花小钱办大事”的体验感拉满,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反映了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线上线下预约不同步、体验课程同质化、9.9元背后有隐藏消费等。还有消费者到店后被告知在线预约无效,到店需重新预约,排队耗时久。一些讲师、教练在短暂、重复的授课中,逐渐变得麻木,由于客户转化率不高,机构也缺乏提升课程质量的动力。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9.9元体验课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座双向奔赴的桥梁,在尽可能降低消费者试错成本的同时,为商家展示服务内容、推动品牌宣传提供了途径。商家围绕“能不能留住体验顾客变为长期顾客”而焦虑无可厚非,但是区别限制学员体验、过度纠缠推销就难免会引起消费者反感。通过高质量体验课程积累销量和好评,获得更多曝光,进而持续吸引更多消费者,也未尝不是另一种“盈利”。

  为避免高性价比变为低价低值,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商家应注重在课程内容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提供言之有物的课程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体验环境,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值,激发消费者的“深造”兴趣,变“流量”为“留量”。平台要履行审查义务,上架相关内容时,提前审查商家教培资质;同时完善评价机制,通过开通用户举报渠道等方式堵住“刷好评”的漏洞,让评价回归真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江苏省消保委也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理性,挑选真正有价值、有质量的体验课程,从中发掘自身兴趣爱好,确保时间和金钱得到合理的回报。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