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产业

“流动”数据折射中国经济活力

2025-04-25 13:02:35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73.9亿人次,同比增长4.0%;货运量增速快于去年全年水平,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较快;国际邮轮运输市场运送旅客32.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7.8%……交通运输部2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起步平稳、总体实现良好开局。

  人来人往、车流穿梭,流动持续旺盛背后是更密、更智慧的交通网,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的活力。据了解,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服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持续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力推进交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稳定有效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邮轮运输发展的举措,丰富邮轮航线,培育壮大邮轮消费。

  五一假期临近,不少人早早就做好了出行规划。北京的张女士一家人买好了去福州的机票,准备去看海。山西的王先生假期计划回家,正在候补火车票。

  出行的火热从全国路网运行预测情况上可略窥一二。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陶汉祥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五一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6200万辆,峰值出现在假期第一天(5月1日),约为平日流量的2.1倍。

  事实上,今年来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持续旺盛。一季度,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完成10.7亿人次、1.9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9%、4.9%;公路人员流动量完成160.7亿人次,同比增长3.9%。“春运”期间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亿人次、规模创历史新高。

  人享其行的同时,物畅其流。

  一季度,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30.6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一个百分点;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2.2亿吨,同比增长3.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03万标箱,同比增长8.2%。

  条条通途背后,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提质完善。

  今年一季度,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752亿元,规模总体保持高位。分方式看,铁路、水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2%。

  当前,沪渝蓉沿江高铁、京港澳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能改造、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平陆运河、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藏铁路、首都地区环线G95贯通工程、G3033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三峡水运新通道、中国邮政第二航空枢纽(郑州)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记者注意到,数字化、智能化正贯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运营的整个流程。以4月20日全线建成通车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为例,线路全长约16.3公里,其中7.4公里长的盾构隧道是我国已建成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为确保西线隧道37180片管片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中铁十四局引入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打造生产云服务平台,量身定制智能生产线,创新研发重载AGV搬运车、3D检测等16项先进技术,实现管片生产全过程智能联动管理,节省33%人工成本,同时提升30%生产效率。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是落实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决策部署,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金敬东介绍说,今年是交通运输部联合财政部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第二年,经过竞争性评审,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湖北、海南、重庆、贵州、新疆12地入选第二批支持区域。

  目前,第一批入选区域已完成超过700公里干线通道智慧扩容,西江干线、京杭运河江苏段等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第二批入选的区域,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与首批支持区域连线织网,继续推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

  “从预期成效看,通过对这两批入选区域的支持,在智慧扩容方面将实现通道运行效率提升20%左右,在安全增效方面将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金敬东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推动创新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制度重构,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行业管理效能和产业协同创新水平。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