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产业

冰雪经济,看各地如何把冷资源变热产业

2025-02-10 10:04:40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在这个冬季,冰雪无疑给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冰雪经济的热度,各地都不想错过。新年伊始,中国多地规划2025年经济发展时,都对冰雪经济进行了部署。截至目前,吉林、黑龙江、辽宁、北京、四川、河北等多个省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冰雪经济。

  黑龙江:加快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

  翻看2024年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的成绩单,可谓硕果累累。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黑龙江冰雪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获批建设;交投智联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成为东北地区唯一测试基地;圣洁摇篮山滑雪旅游度假地被评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波司登高端羽绒服等项目投产,冰雪产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北京直达亚布力滑雪专列实现夕发朝至;第九届亚冬会高质量筹办……

  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让黑龙江省尝到了发展冰雪经济的甜头。面向2025年,黑龙江省聚焦冰雪经济作出新部署“挖掘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冰雪消费潜力”。

  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推动特色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办好亚冬会,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引领区,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优化文旅服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在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引领区方面,将着力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加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冰雪装备产业园、数字冰雪体育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举办高水平冰雪体育、冰雪艺术赛事,持续办好“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加强场馆赛后综合利用,扩大亚冬会溢出效应。

  为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黑龙江省将持续开展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推出更多好线路、好产品、好活动。

  吉林:拓展“冰雪避暑+中医中药”康养模式

  吉林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长白山脉是中国第一滑雪胜地,是中国冰雪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吉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突出发展冰雪经济”。

  为此,吉林省将开展景区、度假区质量提升行动,打造雪地越野等新业态,支持更多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建1处大型滑雪度假中心;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壮大冰雪装备产业规模;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课堂;加强冰雪文化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实现新雪季接待游客人次、出游总花费增速均达到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省市将首发经济与冰雪经济并列发展不同,吉林创新性地将银发经济与冰雪经济融合发展。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拓展“冰雪避暑+中医中药”康养模式,支持国企积极利用财政性存量资产设施布局相关产业。

  此外,2025年,吉林省将聚焦景区运营、康养度假、冰雪装备,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标志性项目;以冰雪和避暑“双品牌”为引领,促进景区景点全链条升级。

  内蒙古:竞逐冰雪经济新赛道

  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风光、层出不穷的冰雪体验。数据显示,今年的冰雪季期间,内蒙古各盟市将举办各类群众冰雪赛事活动338项,涵盖滑雪、滑冰、冰球、雪地足球、冰上龙舟等多个项目,预计辐射带动800余万人次参与。

  为增强游客体验感、让他们玩得开心,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内蒙古提出,做优做精现代草原发现之旅、金色沙漠穿越之旅、冰雪世界童话之旅等旅游线路。

  “冰雪经济是万亿级新赛道”,报告指出,为此,内蒙古要一体推进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全业态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表演性、竞技性冰雪运动;精心举办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世界杯和全国自由式滑雪、短道速滑锦标赛等冰雪赛事,办好中国冷极马拉松、全国曲棍球锦标赛、全区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锡林郭勒马超联赛等特色赛事,让更多的人跟着赛事来旅行。

  河北、北京、四川:促消费的发力点

  根据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获批开工。

  面向2025年,辽宁省将培育文体旅龙头企业,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做强做优冰雪温泉、海洋海岛、红色研学等特色旅游;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支持各地承办举办品牌赛事,加快“三大球”振兴发展,扎实筹办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高质量发展冰雪经济,壮大冰雪装备产业,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

  河北省与北京市、四川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将发展冰雪经济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并列,并提出“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随着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的到来,游客与市民同乐,政策与市场共振,冰雪运动的“冷”资源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热”引擎。从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可以清晰看到,冰雪经济作为经济新增长点,乘着“冬”风,多地顺势而为,积极培育冰雪经济,在规划编制、政策扶持上给予多方支持。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