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产业

让经典产业活起来火起来

2025-03-11 10:59:20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经典产业是指具有悠久历史传承,凝聚人民聪明才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经典产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人们熟知的茶叶、丝绸、中药、木雕、文房、瓷器等,都属于经典产业。它们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世代传承的独特工艺,打下市场根基,塑造产业历史。

我国历史悠久,经典产业丰富。以浙江省为例,该省茶叶、丝绸、黄酒、木雕等产业,可称为民族文化瑰宝,曾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经过多年发展,浙江经典产业在总体规模、集聚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茶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丝绸营收占全国一半,黄酒产量占全国的2/3,东阳木雕和黄杨木雕在全国“四大木雕”中占据两席……茶产业、丝绸产业、木雕产业的规模均超过了200亿元,其中丝绸产业已超过500亿元。

经典产业以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不仅促进产业链完善和延伸,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丝绸产业的发展带动纺织、印染、服装等相关产业繁荣;茶叶产业发展带动茶文化旅游、茶叶包装等相关产业兴起。在浙江省龙泉市,剑与瓷两大产业蓬勃发展,带动3万余人就业,已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产业“向新”的浪潮中,“传统”的价值不会过时。以经典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构成。然而,面对市场的快速迭代,技术的急剧变革,部分经典产业比较优势被削弱,遭遇“成长的烦恼”。在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看来,以法国奢侈品、日本匠人工艺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经典产业,通过品牌化运营,将传统文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牢牢占据了价值链的顶端,而我国不少经典产业却或多或少面临“有文化无品牌、有技艺无溢价”的发展困境。比如丝绸,虽稳坐全球产量头把交椅,但产业格局处于小散弱状态,缺乏品牌话语权,利润微薄。

如何让经典产业活起来、火起来?今年全国两会,屠红燕带来关于推动经典产业发展的建议——打造经典产业国家级品牌聚合平台,建立“中国经典”品牌库,实行准入认证与动态管理,提升品牌认知度与市场价值;相关部门制定经典产业品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为经典产业品牌在国内外开展宣传与推广赋能;政府加大对经典产业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税收、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

经典产业“老树发新芽”,根本出路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经典产业之所以成为经典,根基就在于能够以持续创新实现品牌焕新。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兴未艾,经典产业相关企业要以此为契机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实施数智赋能,提高工艺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并通过攻克关键技术,撬动市场增量,扩大规模效应。经典产业相关企业要在生产方式、产品形式、场景模式上下功夫,产品及服务不仅要有历史情怀,还要融入年轻态的审美,让消费者体味到与当代潮流融合的时尚感,吸引更多年轻人喜爱经典品牌、支持经典产业。

管理模式现代化重塑、品牌形象焕然一新、技术领域革新突破、产品设计创新迭代……一次次的创新变革,正为经典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相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经典产业能够再创新时代的经典。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