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公司

活用并购重组工具 深市公司向“新”生长

2025-05-30 13:09:21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中国证券报记者5月29日从深交所获悉,深交所日前组织召开并购重组主题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邀请中钨高新、通润装备、长川科技、雅创电子等公司参加。各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核心成员与投资者展开面对面沟通交流。

参会企业通过活用并购重组工具,或做大做强主业,或拓宽业务“版图”,或开拓海外业务,持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体来看,“并购六条”发布后,深市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有所提升,累计披露重组项目接近800单。同时,并购重组实施效果良好。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完成重组的深市公司,重组完成当年总体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收入增速超过50%的占比4成、利润增速超过50%的占比3成。

激活业务增长“引擎”

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可以汇集各类要素资源,助力企业科研攻关、转型升级。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工具,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和投资价值、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政策支持下,深市公司积极运用并购重组工具做大做强主业。2024年12月,中钨高新重组项目顺利过会。中钨高新是中国五矿钨产业的运营管理平台,标的柿竹园公司年产钨精矿超7000吨,是全国最大的钨精矿生产基地之一。

“此次交易对于完善钨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中钨高新副总经理、董秘王丹说,标的公司柿竹园公司并入后,公司钨资源的自给率大幅提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显著降低,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此外,柿竹园公司经营效益良好,并入上市公司报表后,对上市公司业绩增厚以及股东回报能力提升效果显著。以分红为例,柿竹园公司并入上市公司报表后,公司年报分红金额由2023年的1.8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3.6亿元,年报分红金额提升了1倍。

有的公司则借助并购重组加速开拓海外市场。长川科技副总经理、董秘邵靖阳告诉记者,公司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跨境并购中,成功引入了技术积累深厚、小而美的公司。

“并购后,公司与标的企业管理层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并将原有的架构继承下来。在国际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公司利用标的企业原有平台、销售体系和制造技术,将产品推向海外,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协同效果。”邵靖阳说。

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多位受访企业代表提出,并购新政为推进并购重组交易提供了诸多便利,公司将根据业务需要,甄选优质并购标的,通过推进高质量并购重组,整合上下游优质资源,拓展业务边界,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并购新政鼓励企业在更宽广的维度上思考并购方向和标的,对于提振企业和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通润装备董事长陆川说。

展望未来,有受访企业表示,将在确保公司内生业务稳健增长的前提下,围绕公司主业,寻找契合公司长期战略发展方向的外延式发展机会。雅创电子董秘兼财务负责人樊晓磊表示,公司将根据业务需求探寻并推进产业投资与并购相关工作。

樊晓磊介绍,在分销业务中,雅创电子将加速推进现有并购企业的业务融合,强化协同效应,通过整合供应商资源、优化管理体系及共享客户网络,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在自研IC业务中,公司将围绕技术互补与协同目标,筛选优质并购标的,掌握核心IP,完善产品矩阵。

中钨高新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实施收购柿竹园公司股权交易时,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已作出相关承诺,五年内完成剩下四家矿山的注入。“公司正积极筹划并推进其余四家矿山资产的收购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增厚上市公司盈利。”

提升监管服务质效

2024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支持并购重组的政策措施,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以深市为例,“并购六条”发布后,深市累计披露重组项目接近800单。

在深市新披露的重组项目中,产业并购、新质生产力方向成为主流。数据显示,70%的并购标的属于新质生产力领域,80%的项目是同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并购。

在政策加持下,并购重组审核效率进一步提高。2022年至2024年,深交所持续优化监管审核机制,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时间平均压缩20%。部分公司运用小额快速、分类审核等程序,高效实施重组。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深交所将继续积极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服务质效,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加大对优质公司的支持力度,提高监管包容度,支持上市公司补链强链,并购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优质标的;另一方面,严防带病闯关,加大对并购重组中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