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基金

沪深ETF规模逾4.3万亿元 债券ETF渐成资金配置主线

2025-07-29 09:22:05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行业内部通报最新一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6月末,沪市ETF共701只,总市值逾3.14万亿元;深市ETF共495只,总市值超1.15万亿元。沪深两市ETF规模合计逾4.3万亿元,较上个月稳步上升。从券商经纪业务角度看,在ETF业务竞争格局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传统龙头券商凭借综合实力稳居第一梯队。

需要注意的是,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券商人士认为,首批科创债ETF的上市重塑了债券ETF的市场格局。债券ETF正加速迈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当前二级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市场规模迭创新高

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沪市基金产品共870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32259.87亿元。其中,ETF共701只,总市值为31473.20亿元。深市基金产品共783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1910.20亿元。其中,ETF共495只,总市值为11539.20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沪深两市ETF总市值为43012.40亿元,较上个月稳步攀升。

从券商经纪业务角度看,6月,沪市ETF(非货币)成交额(经纪业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和中国银河,当月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11.75%、11.04%、6.55%、5.30%和4.71%。当月深市ETF交易金额(经纪业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和港裕信息。

从券商经纪业务持有的ETF规模来看,截至6月末,沪市持有ETF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和招商证券,持有规模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24.03%、17.61%、6.26%、4.78%和4.63%。深市持有ETF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

从券商ETF业务月度数据可以发现,以东方财富、东北证券、方正证券等为代表的采取差异化战略的特色券商,已成功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聚焦于深股通服务及深交所ETF交易的港裕信息等特色化经营机构表现亮眼,近两月交易规模稳居深市前五。资源与综合实力雄厚的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持续保持着市场主导地位。

债券ETF步入发展快车道

凭借高效、透明和低成本优势,ETF不仅稳固占据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核心地位,更在个人投资者、尤其是年轻群体中赢得广泛青睐。

华泰证券研究表示,上半年,国内ETF市场继续扩容近5800亿元,其中债券ETF、港股ETF成为“吸金”的主要品种。多数基金公司上半年着力发行港股、科创板、创业板及其细分赛道主题的ETF,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ETF成为热门之选,26只ETF上半年规模增长超百亿元。数量方面,上半年股票型ETF数量增长最多,从893只增长至1055只,债券型ETF从21只增至29只。规模方面,上半年ETF规模增加约36%是债券型ETF贡献,规模增加超过2000亿元;而在股票型ETF上半年规模增加的2415亿元中,约有1200亿元是港股ETF规模增长所贡献。

东吴证券认为,债券ETF正加速迈入发展快车道,固收类资产的被动投资趋势日益显著,成为当前二级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已达2181亿元,投资者对债券指数化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技术、产品及政策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债券ETF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伴随2025年上半年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落地,未来有望实现规模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