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科技

这些充电宝为啥不能上飞机了?

2025-07-04 09:14:47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6月29日,从广东深圳旅行结束的陈晨来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准备乘机返京。在过安检时,她随身携带的充电宝被拦了下来。

“机场安检人员说我的充电宝上没有3C认证标识,不能携带上机,只能现场办理快递业务邮寄回北京。”陈晨说。

从北京飞往昆明的李先生则是在去机场的路上刷到了充电宝的相关新闻。“自查了一下,发现我的充电宝没有3C标识。还好大兴机场的安检规定比较人性化,工作人员说可以免费寄存一周,也有专门的邮寄点可以邮寄充电宝。我最后选择了寄存,返京后再来领取。”李先生说。

这些为旅客缓解“电量焦虑”的充电宝,为何突然不能上飞机了?这还要从中国民航局发布的一则公告说起。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据了解,3C认证即CCC认证,也叫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中国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行做法,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2023年8月1日起,市场监管总局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要求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中国民航局要求旅客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乘坐国内航班,主要出于航空安全系统性风险防控考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园区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室副主任张义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国内航班已发生数起充电宝自燃事件,引起人们对充电宝质量问题的关注。飞机客舱在巡航阶段处于低压环境,可能导致电芯内部气体膨胀,引发自燃或爆炸。而无3C标识的充电宝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测试,存在安全隐患。在空间密闭的飞机客舱里,一旦充电宝起火甚至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相较之下,充电宝的3C认证已涵盖这些环节。”张义鑫说,比如,3C认证中模拟高海拔的测试,目的就是检测低气压等环境中产品的质量情况;3C认证提出的不起火、不爆炸等整体要求,以及对阻燃材料、隔热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要求,则能有效延缓火势蔓延。

除了3C认证,此次民航局公告范围还涵盖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民航局方面称,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上述情况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持续增大。对此,民航局决定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进一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电芯可以说是充电宝中最核心的部分,如果对其热管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短路等问题,进而导致自燃、爆炸。”“真锂研究”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墨柯告诉记者。为此,相关监管部门、充电宝品牌方、电芯厂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品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此外,从此次民航局发布的公告看,不合规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上机的范围仅针对境内航班,那么,国际航班又参考什么标准?张义鑫告诉记者,全球范围内各地区针对充电宝有不同的认证体系,如欧盟通行CE认证,美国通行FCC-ID认证等,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但从跨国旅行角度看,各类地区性认证更多针对销售、进口等情况,而多数国际航班一般按UN38.3标准执行,允许旅客携带符合的充电宝登机。我国3C认证的充电宝执行标准高于国际标准,因此新款充电宝可在跨国旅行时使用。

对旅客来说,应该如何自查充电宝质量情况?墨柯提醒,如果消费者使用的充电宝出现鼓包、频繁发热、电池容量明显减少等现象,建议停止使用,送由专业回收机构进行处理。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