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产业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落地

2025-09-19 08:04:44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340家,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1亿台(套),实现41个工业大类以及185个工业中类全覆盖,形成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典型模式。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交叉应用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互驱动的关键路径。

“我国工业互联网逐步打造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运营技术、数据技术相融合的技术产业体系,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有力促进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说。

在5G技术引领下,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落地。目前,我国已建成超2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一批无人矿山、黑灯工厂、智慧港口等新模式、新业态逐步壮大。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迭代,其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将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动力,释放出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在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总经理庞松涛看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有力促进了数据、算法、算力融合应用,工业大模型和智能体等技术重新定义工业生产范式。“我们将大模型与工业互联网相结合,帮助黑猫集团将新品品质合格率提升15%,经营管理水平和产业协同效率均提升8%。”

此外,浪潮云洲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打造“点—线—面—体”新模式。庞松涛介绍,浪潮云洲工业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上线”双备案,累计打造20余个行业智能体,服务超过40家大型企业和1000多家中小企业。

工业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变革的最新应用,正从试验探索阶段迈向实际应用阶段。部分头部工业企业已经在产线质检、车间注塑、工厂运营等环节广泛部署智能体应用,大幅提升了生产制造效率。

在伊利集团智能工厂,一台台码垛机快速转动,将包装好的牛奶搬至运输线上;在智慧牧场,每头奶牛都拥有一张“数字身份证”,每滴牛奶都带着数据“指纹”,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近年来,伊利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与阿里云合作,结合供应链领域专业数据,打造BI(商业智能)智能体。

“过去,伊利供应链数据查询分析需要长达两周时间,接入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打造的BI后,业务人员用自然语言提问,BI就能及时完成数据查询、生成可视化报表并给出业务洞察,辅助业务人员决策。”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数字技术总监告诉记者,该应用已覆盖订单履约、库存周转、物流时效等70%的供应链场景,查询效率大大提升。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观察到,许多智能化改造项目中,数据工程投入占比高达50%至60%,数据要素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的特点已成为业界广泛共识。下一步,应按照“分类分级、标准引导、集中管理、分布部署”思路,加快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夯实数据根基。

专家建议,要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依托工业互联网建设区域、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发展工业智能体,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工业网络开放智能升级,提升平台服务价值,不断丰富应用模式。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