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导航”能“输氧”,水田来了“除草高手”
近日,在南京江宁太和农场,一台外形酷似“微型坦克”的智能农机正在水稻田间完成除草作业测试。该装备由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肖茂华教授团队研发,具备电动驱动、自主导航、多种除草装置组合等功能,面向水田复杂环境下的绿色高效除草需求开展实地验证。
水田除草机器人
电动驱动与智能导航协同,提升水田作业适应性
该装备采用全电动四轮驱动底盘,具备较强的水田通过能力,配套了电池可更换、电控转向、智能感知与路径跟踪模块,可实现连续作业、自动行走及部分作业路径调整。相比传统燃油动力,电动系统具备响应快、噪音低、零排放、维护简单等优势,更适合水田环境下的低速精准作业。根据实测数据,机器人最小转向半径约1.84米,转向控制误差约5.16%,能适应部分小田块与田埂边缘区域的作业需求。
正在水田作业的除草机器人
肖茂华指导团队成员
多模块除草与根系通气装置协同,实现绿色物理防除
除草部件配置方面,机器人集成了行间除草、株间除草与排气装置,主要用于扰动、压覆田间杂草,同时,排气装置为水稻根系导入氧气,改善通气性,促进健康生长。设备不依赖化学药剂,力求通过物理方式削弱杂草生长势,为稻苗创造更有利的生长环境。后续研究将进一步验证其在不同田型与秧龄条件下的作业稳定性与适应性。
机器人除草部件的详细结构
据悉,这一探索聚焦水田智能除草技术,通过整机系统融合与现场验证,为破解“人工紧缺、除草药限、机械作业精度不足”等难题提供了可行思路。目前设备尚处于持续改进阶段,后续将在更多区域开展作业测试和优化工作。
[责任编辑:]
- 2025-08-12暑期活动进行时,“大小”参与者科海快乐扬帆
- 2025-08-12会“导航”能“输氧”,水田来了“除草高手”
- 2025-08-12陕西将启动富硒产业难题论证 顶尖专家共谋千亿链创新
- 2025-08-06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专家科普汛期安全避险
- 2025-08-06攻克水稻“烂脚病”,他们“捞”出关键基因
- 2025-08-06研究揭示早期地球磁场的产生机制
- 2025-08-06受树叶启发,科学家研发新型生物塑料
- 2025-08-06中国自动化码头规模世界第一
- 2025-07-30工信部将完善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政策
- 2025-07-30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 31个项目集中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