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可追溯至人类文明早期,始于人类对工具的使用。科学文化源于17世纪自然哲学家、博物学家的科学建制,伴随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以及19[详细]
2025-07-04 09:03:24
6月20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抽穗期的调控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6月19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水稻抽[详细]
2025-06-23 06:29:3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线虫与细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IF5yr=10.2)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甜菜[详细]
2025-06-23 06:20:44
“祛寒助眠,缓解疲劳”“降脂降压,赶走三高”“招财辟邪,增能助运”……市面上,噱头十足的“能量石”层出不穷。商家[详细]
2025-06-23 06:14:33
6月20日在北京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4)No.13——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国际竞争力》指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显[详细]
2025-06-23 06:12:07
华中科技大学22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20日成功实现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强度,刷新了该中心于2018年创造的64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强度世界纪[详细]
2025-06-23 06:09:02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前不久,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在CIBF2025国际电池展上,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展出的采用“软固态”[详细]
2025-06-18 09:58:03
想象一下,如何给芯片内部原子级别的热流拍张“高清照片”?这看似科幻的挑战,已被中国科学家变为现实。北京大学高鹏教授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突破性成[详细]
2025-06-18 09:55:32
今年6月17日是第三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黄沙退却,新绿涌动。截至2024年底,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详细]
2025-06-18 09:47:16
6月17日举行的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图学术研讨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团队绘制的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群系图正式发布。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图,精细[详细]
2025-06-18 09:44:14
近日,中国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半透明光电阳极器件,能显著提升水氧化反应速率,提高太阳能水分解制氢效率,进一步推动更加高效耐用的“人工树叶”出现。太阳[详细]
2025-06-18 09:42:22
科幻电影中凭借红外视觉锁定目标的“超视觉”已在实验室中照进现实。记者5日获悉,经过7年攻关,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王水源团队、脑科学研究院[详细]
2025-06-10 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