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信托业罚单破千万 多家机构因违规被罚
陆家嘴信托420万元罚款成上半年“之最”
6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披露,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陆家嘴信托”)因五大类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420万元,成为上半年单笔金额最高的罚单。处罚信息显示,其违规事实包括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以及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时任公司副总经理许丹健、总经理助理孙阳等4名责任人被警告或罚款。
陆家嘴信托回应称,此次处罚涉及事项主要发生在2023年之前,相关问题已完成全面整改。公司将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合规水平,推动业务转型。
多机构因管理漏洞被罚
6月16日,国元信托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被罚85万元,时任总裁于强及两名业务人员被警告并罚款。安徽监管局指出,该公司未建立有效的员工行为监测机制,部分产品未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评估。
此外,3月21日,华澳国际信托因多项严重违规被上海监管局罚款400万元,董事长等三名高管被追责;5月9日,长安信托因违反征信管理规定被罚款25.5万元;年内还有多家信托公司因通道业务、房地产融资不规范等问题被通报。
监管“双罚制”强化全流程问责成趋势
从罚单来看,2025年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处罚呈现“机构与个人同罚”的鲜明特征。上半年被罚的5家信托公司中,从高管到一线业务人员均被追责,罚款金额从5万元至10万元不等,部分责任人被警告。
“双罚制”的深化体现监管从“事后处罚”向“全流程问责”的转变。用益信托网研究员帅国让表示,严监管下信托公司合规意识提升,但处罚存在滞后性,下半年罚单金额仍可能超过往年。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员杨祥指出,2020-2022年行业集中暴露历史风险,当前监管更注重“事前+事中”穿透检查,许多问题在业务立项阶段即被叫停。
业务不规范与管理缺失成主因
梳理上半年罚单,信托公司违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业务开展不规范:如陆家嘴信托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部分公司向不满足要求的房地产项目融资、违规开展通道业务。
管理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信托项目管理、投后管理等环节问题突出。陆家嘴信托关联交易未按规定披露。
信息披露违规:多家公司未及时、准确披露产品风险信息,固有资产分类不准确,如陆家嘴信托未及时披露产品风险。
对于被罚机构的后续整改及行业合规发展动态,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
- 2025-07-02海信家电信托理财规模超百亿元
- 2025-07-02上半年信托业罚单破千万 多家机构因违规被罚
- 2025-07-02建元信托(600816)7月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714.83万元
- 2025-07-028400家债权人、1470亿元债务,信托公司接下房企破产重整大单
- 2025-06-27多家公司增资扩股 信托业“补血”提速
- 2025-06-27陆家嘴信托再次被罚420万元!
- 2025-06-2760%大股东中航信托推诿融资“榕心江来”保交楼陷“停摆困局”
- 2025-06-2730余家信托公司布局破产重组服务信托业务
- 2025-06-27中信集团首单“四位一体”信托养老服务业务在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成功落地
- 2025-06-19李云泽:过去五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等受托资产规模年均增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