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信托

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炉 去年投向实体经济超16万亿元

2025-09-30 08:37:11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9月29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4—2025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也是该协会连续十三年发布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从“开局起步”走向“全面深化”;进入2025年,行业更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为行业锚定方向、构筑框架,为信托业回归本源、行稳致远提供纲领性指引。

投向实体16.68万亿元

《报告》显示,2024年,信托业精准发力,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支持。

截至2024年末,信托业管理的22.25万亿元资金信托中,有28.81%直接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另有46.17%通过资本市场间接支持实体经济,二者合计规模达16.68万亿元,基本涵盖了实体经济各个行业,体现了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广度。

在服务国家战略、重大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信托业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12万亿元,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0.77万亿元,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67万亿元,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14万亿元,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0.76万亿元。

此外,信托业在乡村振兴、公益慈善、消保护航中也展现了行业的社会责任担当。2024年,信托业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投入帮扶资金43.04亿元,实施项目289个;信托业新增慈善信托备案单数539单,新增备案规模16.61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末,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到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为85.07亿元。

做好“五篇大文章”

服务国计民生

《报告》显示,2024年,信托业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深耕主责主业,以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国计民生。

科技金融方面,信托业聚焦科技创新攻关、高端制造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专精特新企业赋能四大领域,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规模达3376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信托业新增设立绿色信托项目390个,同比增长21.50%,新增绿色信托规模1779.44亿元;绿色信托存续规模逾3000亿元,达到3253.88亿元。同时,开展绿色信托主题培训会46次。

普惠金融方面,信托业全年投入普惠金融资金约1.6万亿元,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滴灌小微企业、“三农”等民生领域的金融需求。

养老金融方面,信托业设立养老金融相关项目1148个,投入资金144.93亿元。

数字金融方面,信托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智能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构建起数字经济新生态,使数字化转型成为信托业提质增效的新支点。

信保基金资产近2000亿元

2024年,信托业积极回归本源,从信托配套机制、公司展业能力、内控合规管理、信托文化建设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行业基础设施平台稳健运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末,信保基金认购余额1850.71亿元,基金资产总额1993.68亿元,全年向信托公司分配收益24.36亿元。中国信登优化信托产品登记内容和流程,广泛参与地方信托财产登记试点,配合北京、上海相关部门推动多单不动产信托和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落地。

从业人员回升至1.79万人

人才是行业的宝贵资源,是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员工总数达17884人。而根据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截至2023年末,信托业从业人员为17563人。这也意味着,2024年信托业从业人员数量有所增加。

同时,人员队伍的结构持续优化。在性别构成方面,男性员工占比51%,女性员工占比49%,比例相对均衡。从年龄分布来看,40岁及以下的员工占比超六成,体现了信托业以中青年从业人员为中坚力量。在学历层次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稳步提升,反映行业的人才素质正不断增强。

过去一年,全行业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强企”战略实现发展,在队伍建设、培养机制、权益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