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西北资讯网
首页 > 西北

靖边县红墩界镇探索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2025-10-14 12:28:05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近日,走进靖边县红墩界镇,制种玉米田里无人机精准作业,统万城遗址旁庭院经济示范户游客盈门。这个曾受土地碎片化、风沙侵蚀困扰的塞北小镇,如今凭借党建引领下的土地整合、“三产”融合、人才干部双驱动策略,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陕北地区乡村蝶变的典范。

土地整合破难题

规模经营筑根基

“以前地块零散,大型机械进不来,种地全靠人力,一年忙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回忆往昔,红墩界镇白城则村村民高崇丽感慨不已。2018年,红墩界镇直面耕地碎片化制约规模经营的痛点,启动土地整合工作,白城则村党支部率先推行“一户一田,一组一田,一村一田”渐进整合模式。整合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拔除地界石、推倒自家地棱,以实际行动打消村民顾虑。短短几年,白城则村实现“一村一田”,实际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相当于新增千亩良田。“土地流转后,我不仅能拿到流转金,还能在景区务工,一年增收4万元。”高崇丽的话道出了当地农户的心声。

近年来,红墩界镇通过“股权量化”模式,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农户实现土地流转金、合作社分红、务工工资三重收益,土地整合不仅破解了发展难题,更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如今,红墩界镇7.6万亩耕地流转率达86% ,规模化经营让大型机械得以充分施展,农业生产效率提升40%,亩均成本降低26%。

“三产”融合强动能

特色产业富乡村

在红墩界镇的玉米制种基地,“土专家”樊新明通过智能灌溉系统调控田间水分。作为陕北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红墩界镇玉米制种面积占据陕西省制种面积的“半壁江山”。近年来,该镇坚持科学增产与品质提升并重,引导农户运用智能灌溉、宽窄行种植等技术,实现亩株数增加、节水减肥的同时,大幅提升亩产。

此外,该镇还引进了3家制种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全流程精细、标准化管理体系。如今,“红墩界种子”以纯度高、发芽率好的优势行销全国10省。2024年,全镇制种产值达1.6亿元,订单农业让农户亩均收益超3500元,种业成为红墩界镇的“金字招牌”。

不仅如此,红墩界镇还将生态短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导各村发展特色种植。目前,全镇樱桃挂果面积1000亩,年产值1000万元。“白杏振兴计划”让撂荒地重焕生机,600亩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昔日的“沙窝窝”如今变成“花果山”。

文旅融合更让红墩界镇的产业发展如虎添翼。当前,统万城遗址5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当地以此为核心串联旅游资源,开发沙漠探险、匈奴研学等项目。2025年,重点打造沿线20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的愿景逐步落地,人居环境提升与村民增收实现双向奔赴。

人才干部齐发力

凝聚合力促振兴

红墩界镇的蝶变,离不开人才与干部的双重支撑。为破解产业发展人才瓶颈,该镇打造玉米制种乡村振兴示范点,吸引创业人才“回流”;引进专业制种企业,带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深化与高校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让本地“土专家”、返乡人才、外来技术骨干、高校科研人才各展所长,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干部队伍的担当作为同样关键。红墩界镇以考核为“指挥棒”,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矛盾调解效率等民生工作纳入核心考核指标,依托“干部成长积分制”细化考核标准,激发干部干事热情。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西北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西北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049号-15